校內減負,校外增負,線上線下各種培訓,把學生的時間塞得滿滿的,用眼時長降不下來,戶外運動時間提不上去。如此一來,近視率又如何能降下來?
“高一893個學生中有774個戴眼鏡”,而這個比例已經比上一年下降了4個百分點,全國政協委員、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在兩會上透露。全國人大代表、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院長畢宏生則談到,超八成青少年近視是后天形成,建議進行網格化防控。而教育部2019年的一份統計數據則顯示,我國6歲兒童近視率為14.5%、小學生近視率為56%。
兩會上,近視再次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。近年來,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,推出一系列舉措加強青少年近視防控。2018年,教育部、衛健委共同起草《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(征求意見稿)》,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、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。在一系列的努力下,青少年近視率上升趨勢有所減緩,但是近視率仍然居高不下,并且呈低齡化趨勢,形勢仍不容樂觀。尤其是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大規模開展線上教學,近視率出現了反彈。針對疫情期間開展大規模線上教育的情況,教育部對9個?。▍^、市)小學、初中、高中學生在疫情期間視力變化的調研結果顯示,半年來學生近視率增加了11.7%。
近視的成因是什么?長時間的近距離閱讀以及戶外運動不足。如何防控近視?對癥下藥,減少中小學生課業負擔,減少手機等電子設備的使用,為中小學生開展戶外運動創造更多的時間和空間。
但受制于整個教育大環境,為中小學生減負、增加戶外運動時間,說起來容易,推動起來難。升學壓力下,減負效果不盡如人意,校內減負,校外增負,線上線下各種培訓,把學生的時間塞得滿滿的,用眼時長降不下來,戶外運動時間提不上去。如此一來,近視率又如何能降下來?
落實這些舉措,關鍵還在于教育評價改革、優化教育生態,引導學校、家庭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、教育政績觀以及成長成才觀,以此推動政策的落實和推進。
正如唐江澎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所言,“學生沒有分數,過不了今天的高考,但是孩子只有分數,恐怕也贏不了未來。如果我們的教育只關注升學率,國家也沒有核心競爭力。分數不是教育的全部,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標”。學校、教師和家長只有從學生的健康成長出發,不以犧牲健康為代價追求分數和升學,淡化教育焦慮,用正確的成長成才觀去推動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改進,才能化解近視防控路上的重重阻力。
當然,我們也必須承認觀念的改變并非易事。在焦慮彌漫、教育競爭激烈、內卷嚴重的當下,學校也好,家長也罷,都很容易被裹挾,失去定力。因此還需要剛性的制度牽引和保障。一方面是深化評價改革,探索綜合評價、多元錄取的招生方式,淡化唯分數、唯升學的取向;另一方面是將近視防控、體質指標等納入對地方政府、學校的考核,倒逼地方政府和學校用切實的舉措加強近視防控,守護青少年的健康。
此外,也要看到,近視防控不全是教育內部的事情,需要全社會的努力,尤其要發揮家庭、社區和醫院的力量,為孩子建立視力檔案,對孩子的視力發育情況進行動態監測,將近視防治的端口前移,一方面加強用眼指導,引導青少年養成科學合理用眼的習慣,另一方面則對視力進行動態監測,提前干預。
來源 | 光明網時評頻道